媒体监测和推荐平台

搜索结果

当前位置:首页 > 搜索结果

疫情下数字经济商业模式优势独特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说,疫情缓解以后,中国经济会出现补偿性恢复。如何理解补偿性恢复?面对疫情,我国企业能否化危为机?经济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商智库首席研究员李建军。

记者:前不久,潘功胜提到疫情缓解以后,中国经济会出现补偿性恢复,对此您怎么看?

李建军:从短期看,本次疫情的确对需求造成了冲击,特别是与春节在时间上叠加,导致餐饮、旅游、商业等行业都受到了比较大的冲击,春节之后延期开工也给工业、房地产以及农业带来了较大影响。

一般来说,受灾害破坏,经济运行的波动会增大,增速也会在短时间内出现下跌。同样,历史规律也显示,作为短期突发事件,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是暂时的。比如,2003年“非典”疫情期间,消费在当年5月份快速下滑至4.3%,但随着疫情好转,7月份就增至9.8%;固定资产投资在疫情结束后也出现了大幅反弹。从经济增速看,2003年实际GDP增长10%,比2002年还高出了近1个百分点。

在这次疫情防控过程中,中央高度重视,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对涉及疫情防控、民生保障等行业以及因疫情面临困难的中小企业,迅速采取了包括财政、金融等政策在内的宏观应对措施。地方政府也及时出台惠企政策,为企业在减税、缓税、社会保险、投融资等方面提供支持,减轻负担。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有很强的韧性和潜力,有足够的空间应对短期的经济冲击。我相信,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在各级政府政策支持下,市场情绪将回归理性,之前被暂时压抑的消费、投资等需求会得以释放甚至出现爆发式反弹,迅速实现经济的恢复。

疫情防控造成了经济的暂时困难,但也孕育着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我们在千方百计促使经济恢复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危中有机,要化危为机,把握机会推进商业模式创新。

记者:您提到危中有机,那么“机”体现在哪里?

李建军:危中有机,我们都要看到中国经济发展大势是好的。中国经济长期发展趋势并不会因为疫情的扰动而改变,疫情也不可能扭转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更改变不了中国经济通过转型升级、结构调整迈向更高质量发展的趋势。

要认识到我国经济的韧性、潜力和活力仍然充足。当前,国内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较快,新产业带动力较强。作为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目录中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随着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产业不断转型升级和新一轮对外开放战略的实施,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

疫情管控措施实施以来,基于互联网移动终端的线上商业模式变得十分活跃,网络办公以及减少人员接触的代买代送等新模式兴起,为化解疫情对消费的冲击提供了缓冲空间。现代物流体系、远程办公、线上教育等新领域的发展缓解了疫情状态下社会功能的停滞,体现出了数字经济的活力和优势,凸显了数字经济的价值和潜力。

记者:面对疫情,当前如何化危为机?

李建军:就短期应对疫情的经济冲击而言,有关部门要认真分析、评估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作出前瞻的、科学的、有针对性的调控政策安排,做好政策储备,发挥协同优势,有效调动社会各方资源,灵活运用财政、金融等多种政策工具,精准施策,确保政策的有效性和连续性。加强对重要医用、生活物资重点企业的支持,保障市场流动性充裕、切实降低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和相关运营费用,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长期而言,要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加强对数字经济的支持力度。疫情期间,与数字经济有关的商业模式已经展现出独特优势。这不仅体现在市场微观主体的消费和生产领域,也体现在城市管理、交通物流、医疗服务等在内的社会治理体系方面。数字经济的发展潜力巨大,在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消费方式等方面将发挥更重要作用。未来,应加大对数字经济的支持和投入力度,积极推进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加快5G技术的应用,让数字经济早日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