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监测和推荐平台

搜索结果

当前位置:首页 > 搜索结果

2021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指数

“十三五”期间,我国大数据产业迅猛发展,政策环境日益优化,产业规模稳步提升,产业价值充分释放,管理机制不断健全。“十四五”规划将“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作为独立篇章,明确指出大数据是七大数字经济重点产业之一,这是国家自《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颁布以来,对大数据发展做出的又一重要战略部署,为以大数据为重点的数字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与此同时,自2020年3月30日中央指出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以来,让数据成为新的关键生产要素,为产业赋能已成为发展趋势。数字助力提升传统产业技术创新能力,逐步打造创新驱动型的新兴大数据产业集群,正在成为稳步推进大数据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迈进的重要趋势。

为紧跟国家政策方针,明晰各城市大数据产业的发展短板及存在差距,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联合北京大数据研究院在2020年发布大数据产业发展指数的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扩充了调研企业数量,并跟进调研各地大数据产业、大数据企业发展状况和政策环境,继续编制了《2021年大数据产业发展指数白皮书》,力求为各城市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方向性指引,发挥数字经济的新引擎作用,为数字中国建设赋能添力。

大数据产业发展前二十强城市

总体来看,大数据产业发展指数排名靠前的城市以直辖市、省会城市以及一线(新一线)城市为主,这些城市的大数据产业发展环境良好,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在前10强城市中,长三角占5席、京津冀占2席、珠三角占2席、成渝经济圈占1席,东北和西北地区没有城市入围,表明大数据产业在全国各区域间的发展差异明显。

从20强城市得分来看,长三角地区城市较为均衡,成都、重庆、贵阳引领西部地区大数据产业发展,京津两城的大数据产业发展差距与上一年度相比进一步拉大。

大数据产业发展领先城市对比

根据梯队和排名变化情况,领先城市的排名地位稳固,由北京、深圳、上海、广州、杭州组成的第一梯队排名没有发生变化。与上一年度相比,由合肥、苏州、成都、重庆、武汉等城市组成的第二梯队内部竞争相对激烈,排名位次变化较大,其中武汉、重庆、贵阳排名下滑较大,合肥、无锡、沈阳等城市排名有所上升,合肥、苏州在政策引导、产业创新等多重因素的助推下,大数据产业发展整体趋势较好。

一线城市发展均衡,杭州大数据产业规模较小但投资热度高。横向对比领先城市可以发现,北京在各项分指标上都表现突出,北上广深4个一线城市在各项指标的得分相对均衡。

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领跑全国,整体格局基本稳定。对需要优化提升的五大城市群分析来看,京津冀、长三角与珠三角发展较为全面,是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域,京津冀与长三角总指数位于第一名和第二名,珠三角在产业创新能力方面仅次于京津冀位于城市群第二位,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在产业政策和环境方面也有突出表现。

分别看五大城市群的大数据产业发展情况,京津冀、长三角与珠三角的整体较为均衡,但珠三角城市群的综合表现明显弱于长三角与京津冀两大城市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