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监测和推荐平台

产业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新闻 > 详细内容

智能科技“重构”保险行业生态

普通理赔审核调阅病例时效从以往的4天缩短至最快20秒,一名调查服务人员日完成任务量由原来的3件提升至30件,客户申请理赔可实现“零等待”……

着眼于化解“散、难、慢、贵”的行业痛点,平安医疗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平安医保科技)近日正式发布的“云享e通”智慧商保服务解决方案,已帮助30多家保险机构实现保险服务的提速增效。

平安医保科技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高菁介绍说,传统的保险运营服务模式主要依靠保险公司人员上门,客户分散、网点覆盖率低,专业服务人员培养难,理赔审核周期长,风险管理成本高。“云享e通”利用先进AI(人工智能)技术,以商保医院联网平台为基础,远程调阅平台为核心,线下共享平台为补充,打造“线下+线上+AI”三位一体的服务网络。

据悉,截至目前“云享e通”商保医院联网平台已接入3000家医院,影像调阅平台覆盖1000家医院,地级市网点分布近300个。线下共享平台对接众多调查人员及医护等专业人员,并通过“一套系统、一部手机、一小时响应、一案一日志、一套考核评价标准”的标准化管理,确保事前、事中、事后管理形成闭环。

事实上,“云享e通”只是科技深度赋能保险行业的一个缩影。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以及形形色色的人工智能技术正日益渗透保险各个环节,影响并改变着这个行业。

“应对一些场景化、规模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不少保险机构先知先觉、先行先试,综合运用创新技术,通过产品、营销、企业管理、信息资讯等渠道实现保险生态的升级。”上海市保险学会会长张渝在25日举行的“上海市保险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上说。

正如这个学术会议聚焦的主题,科技的运用已经成为“构建面向未来的保险发展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2017年9月,中国太保集团在业内首推智能保险顾问“阿尔法保险”,利用自然语言理解技术和智能推荐算法解答用户咨询,并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保险规划建议。基于语音情绪识别技术打造的“听风者”,可在车险报案环节将客户情绪与车险欺诈场景进行匹配建模,并将疑点类型、现场调查建议推送给查勘员,实现风控前置。

以中国平安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技术为内核,平安寿险推出的“AI客服”可通过人脸、声纹等生物认证技术,匹配大数据完成客户身份信息的远程核实,帮助客户完成“在线一次性业务办理”。

极速查勘、智能核保、秒赔……得益于尖端科技的介入,保险新概念、新产品、新模式层出不穷,“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则令保险服务的“速度”和“温度”都获得了显著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保险科技的发展还为这个行业引入了更多新成员。

作为上海保险交易所首批会员之一,上海富聪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推出了智能营运官、智能核保师、智能核赔师等系列保险智能机器人,为医疗行业开发的智能助医师也能提供包括导医咨询、保险服务在内的多项便民服务。公司总裁杨振华在上述学术年会上透露,智能助医师已在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上岗”,未来还将进入更多医疗机构。

中国保险学会常务理事、复旦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系主任许闲评价说,保险科技创新将通过改良甚至颠覆,实现对保险业生态的“重构”。

来源: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