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监测和推荐平台

产业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新闻 > 详细内容

西安交大研制出“3D打印可动人工颈椎”

在近日举行的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西安交通大学贺西京教授研究团队完成的“3D打印技术重建脊柱脊髓功能的临床应用与相关研究”项目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这个项目结合金属3D打印技术,研制出可动人工颈椎假体,为解决颈椎次全切、减压融合术后活动度丧失这一难题提供新思路。

据研究团队成员、西安交大第二附属医院主治医师、助理研究员蔡璇博士介绍:钛笼、钛板的固定手术被称为颈椎的融合手术,是当前世界上临床应用很广泛的术式。通用的钛笼是临床医生在手术中手工剪裁的,边缘锐利容易塌陷。钛笼塌陷容易引起内固定松动、移位,导致临床症状复发等并发症。

他们研发的3D打印个性化穹隆顶钛笼,消除了传统钛笼的锐利边缘,使穹隆顶钛笼精准适配颈椎解剖特点,同时增加钛笼与椎体的接触面积,利于获得长期稳定性。目前经过200余例的临床应用,随访资料证实较传统钛笼的塌陷发生率显著下降。

科研人员还创新性地提出了椎体次全切术后可动人工椎体-椎间盘复合体植入、重建椎体运动单位功能的理念,结合金属3D打印技术研发出一种既能保留颈椎稳定性且重建椎间运动的非融合假体。动物活体实验表明,可动人工颈椎较传统融合术相比,成功保留颈椎侧屈及旋转活动度、降低邻近节段应力,且能长期维持颈椎生物力学的稳定性。

据了解,这个项目研究成果目前已在十余家三级甲等医院中得到推广应用。

来源: 新华网